大國鋼(8415)損益表
損益表
營業收入
定義: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。
營業收入(簡稱營收)是企業尚未扣除任何成本和費用前的收入, 上市櫃公司每個月都得公佈,是財報中最即時的數據。 營收有淡旺季的特性,尤其是電子業有五窮六絕,因此不建議觀察月增率, 觀察重點應該是跟去年同期比較,也就是年增率是否成長。
毛利
公式:毛利 = 營收 - 營業成本
營業成本就是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成本, 但不包含租金、水電、廣告費、研發費...等營運產生的間接費用。 如果毛利太低,企業就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水電管理、廣告費、研發經費, 因此毛利高低會影響公司競爭力以及市場願意給予的本益比。
營業利益
公式:營業利益 = 營收 - 營業成本 - 營業費用
營業費用是指和產品或服務沒有直接相關,因日常營運產生的間接費用, 通常歸類為管理費用(水電、薪資)、行銷費用、研發費用三類。 營業利益代表著公司夠除掉一切營運成本費用後,本業帶來的利益。 有些爛公司可能會將營業成本記在營業費用中, 讓毛利帳面上看起來好看。所以營業利益比光看毛利更能看出企業本業獲利狀況。
稅前淨利
公式:稅前淨利 = 營業利益 + 業外損益
業外損益泛指非公司營運所帶來的收入和費用, 例如:投資收入損失、利息收入支出、匯兌收入損失...等。 如果業外損益來自於轉投資的比例過高,投資人應該轉而觀察合併損益表; 合併損益表中業外比例仍過高不透明,投資人應避開。 如果業外損益屬於一次性損益(例如賣土地、處分資產),因為不會有賣不完的土地,所以 投資人應該將業外損益剔除,才能還原長期淨利趨勢,重點還是本業收益。
年度/季別 | 營收 | 毛利 | 營業利益 | 稅前淨利 | 稅後淨利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18Q3 | 4,259,267 | 1,237,335 | 388,798 | 349,537 | 285,892 |
2018Q2 | 4,313,741 | 1,274,661 | 483,779 | 560,541 | 446,177 |
2018Q1 | 3,905,530 | 1,185,915 | 442,665 | 342,255 | 260,129 |
2017Q4 | 2,982,896 | 1,345,418 | 390,503 | 316,705 | 97,914 |
2017Q3 | 2,803,075 | 905,454 | 249,023 | 238,060 | 217,435 |
2017Q2 | 2,782,769 | 934,795 | 313,963 | 305,815 | 249,023 |
2017Q1 | 2,723,030 | 939,358 | 288,793 | 208,469 | 133,241 |
2016Q4 | 2,312,067 | 777,140 | 116,173 | 93,265 | 90,652 |
2016Q3 | 2,497,341 | 832,504 | 179,567 | 120,835 | 76,748 |
2016Q2 | 2,657,281 | 853,995 | 208,489 | 158,438 | 96,912 |
2016Q1 | 2,630,076 | 772,362 | 131,325 | 102,696 | 73,047 |
2015Q4 | 5,274,009 | 1,466,418 | 147,607 | 40,909 | 52,803 |
2015Q2 | 5,673,039 | 1,665,384 | 396,499 | 302,046 | 159,76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