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盾(6462)損益表
損益表
營業收入
定義: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。
營業收入(簡稱營收)是企業尚未扣除任何成本和費用前的收入, 上市櫃公司每個月都得公佈,是財報中最即時的數據。 營收有淡旺季的特性,尤其是電子業有五窮六絕,因此不建議觀察月增率, 觀察重點應該是跟去年同期比較,也就是年增率是否成長。
毛利
公式:毛利 = 營收 - 營業成本
營業成本就是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成本, 但不包含租金、水電、廣告費、研發費...等營運產生的間接費用。 如果毛利太低,企業就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水電管理、廣告費、研發經費, 因此毛利高低會影響公司競爭力以及市場願意給予的本益比。
營業利益
公式:營業利益 = 營收 - 營業成本 - 營業費用
營業費用是指和產品或服務沒有直接相關,因日常營運產生的間接費用, 通常歸類為管理費用(水電、薪資)、行銷費用、研發費用三類。 營業利益代表著公司夠除掉一切營運成本費用後,本業帶來的利益。 有些爛公司可能會將營業成本記在營業費用中, 讓毛利帳面上看起來好看。所以營業利益比光看毛利更能看出企業本業獲利狀況。
稅前淨利
公式:稅前淨利 = 營業利益 + 業外損益
業外損益泛指非公司營運所帶來的收入和費用, 例如:投資收入損失、利息收入支出、匯兌收入損失...等。 如果業外損益來自於轉投資的比例過高,投資人應該轉而觀察合併損益表; 合併損益表中業外比例仍過高不透明,投資人應避開。 如果業外損益屬於一次性損益(例如賣土地、處分資產),因為不會有賣不完的土地,所以 投資人應該將業外損益剔除,才能還原長期淨利趨勢,重點還是本業收益。
年度/季別 | 營收 | 毛利 | 營業利益 | 稅前淨利 | 稅後淨利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18Q3 | 1,592,413 | 565,330 | 231,389 | 237,994 | 184,197 |
2018Q2 | 1,479,849 | 566,380 | 257,718 | 354,498 | 294,431 |
2018Q1 | 1,633,685 | 576,160 | 309,623 | 279,002 | 216,486 |
2017Q4 | 1,254,419 | 502,952 | 204,867 | 193,765 | 158,925 |
2017Q3 | 1,417,348 | 537,566 | 213,645 | 214,216 | 174,477 |
2017Q2 | 874,654 | 305,725 | 87,177 | 94,934 | 74,894 |
2017Q1 | 1,185,487 | 475,932 | 270,954 | 232,971 | 184,895 |
2016Q4 | 884,340 | 370,703 | 155,308 | 183,388 | 179,672 |
2016Q3 | 430,444 | 176,704 | 32,947 | 25,683 | 21,337 |
2016Q2 | 252,289 | 126,403 | -16,015 | -11,110 | -31,275 |
2016Q1 | 106,195 | 81,991 | -36,221 | -39,209 | -55,708 |
2015Q4 | 180,303 | 103,441 | -64,231 | -63,633 | -64,490 |
2015Q3 | 238,872 | 198,947 | 84,768 | 90,907 | 45,587 |
2015Q2 | 115,272 | 94,468 | -83,860 | -82,924 | -70,68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