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隻腳打底中 靜待通膨發展
鉅亨研報
<h6>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價量表現: <figure><img alt="(資料來源:Bloomberg, 截至2022/06/14)" data-height="167" data-mime="image/png" data-ratio="4.3532934131736525" data-src-m="https://img.wantgoo.com/WantGooFiles/UpdateFiles/news/5ce3ee97-c930-40cf-90d2-4e31598ffa31.jpg" data-width="727" src="https://img.wantgoo.com/WantGooFiles/UpdateFiles/news/bdad248e-1ef1-40b7-8beb-a5f805674b0e.jpg"> <figcaption>(資料來源:Bloomberg, 截至 2022/06/14)</figcaption> </figure> <h6>野村腳勤觀點:</h6> <p><span style="color:#B22222">半導體庫存升高,關注但不過度悲觀</span></p> <p>近來電子業雜音四起,因有外資券商警告電子業庫存偏高,半導體、IC 設計等產業榜上有名,但實際上庫存議題早就是冷飯熱炒,庫存上升反映的是終端產品需求放緩,而手機需求放緩去年就已發生,今年股價也多已經反映利空下跌,並且隨著 9 月新 iphone 發行,更有助於手機端的需求恢復,而 PC 端挖礦機需求確實下滑,但企業 PC 需求卻沒有明顯衰退。另一方面,EV、伺服器等次產業庫存仍相對健康,相關的應用及需求依然穩健,加上隨著廠商將產能自消費性電子產品移轉過來,更可以支撐客戶的拉貨動能。總結來說電子業庫存的確有上升,但沒有市場擔憂的那麼嚴重,不少次產業仍有強勁需求支撐,持續在增加產能,市場因為近期的悲觀氣氛而有些過度反映了。</p> <h6>經理人視角:</h6> <p><span style="color:#B22222">大盤利多因素:</span></p> <p><em>(一) 美國就業市場健康:</em>美國 5 月失業率 3.6%,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39 萬人優於預期,就業市場仍強勁</p> <p><em>(二) 企業支出維持高檔:</em>4 月美國資本支出預期指數值由 32.3 上升至 32.6,仍維持相對高點</p> <p><em>(三) 原物料價格放緩:</em>除了油價維持高檔 (未過前高),金屬 / 糧食 / 天然氣價格皆下滑,有助於緩解通膨壓力</p> <p><span style="color:#B22222">大盤利空因素:</span></p> <p><em>(一) 通膨意外續高:</em>美國 5 月 CPI 8.6% 高於預期,市場擔憂 Fed 升息幅度加快加大</p> <p><em>(二) 歐洲也將開啟升息循環:</em>ECB 宣布結束 APP(資產購買計畫),並於 7 月升息 1 碼,啟動升息循環</p> <p><em>(三) 經濟衰退疑慮再起</em>:美國 6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 50.2 創歷史新低,高通膨引發經濟衰退疑慮</p> <h6>第二隻腳打底中,靜待通膨發展</h6> <p>隨著美國 6 月通膨數據意外創新高,股市 5 月底反彈嘎然而止,市場再度陷入 Fed 升息加快加大的擔憂之中。毫無疑問地,現在大家最關注通膨到底何時放緩,這將決定股市第二隻腳會打多久,而我們認為通膨有望在第三季逐步緩解,主要考量到供應鏈已陸續舒緩並發酵,且原物料價格 (排除油價) 持續下滑,加上第三季通膨基期較高,都是支持通膨可望在第三季下滑的因素。倘若通膨在第三季下滑,那大家擔憂 6 月 Fed 可能升息 3 碼就只是「朝三暮四」的概念,只要全年升息總碼數不變,對股市的影響就不會太大。至於經濟衰退也可望在通膨獲得控制後消除,在企業獲利仍然持續成長下,只需靜待通膨回落,待第二隻腳打底完成後,股市可望重回正向行情。</p> <h6>各期間績效表:(%)</h6> <figure><img alt="資料來源:Lipper, 2022/05/31 上表之同業平均依序分別為SITCA國內股票型一般股票型、中小股票型、科技股票型、價值股票型與國內平衡型一般股票型類別" data-height="329" data-mime="image/png" data-ratio="2.310030395136778" data-src-m="https://img.wantgoo.com/WantGooFiles/UpdateFiles/news/6b064ba4-3fc8-48bd-b8f6-c442204c32d9.jpg" data-width="760" src="https://img.wantgoo.com/WantGooFiles/UpdateFiles/news/a0554682-55ae-4b9f-885a-0cdaf1aed500.jpg"> <figcaption>資料來源:Lipper, 2022/05/31<br> 上表之同業平均依序分別為 SITCA 國內股票型一般股票型、中小股票型、科技股票型、價值股票型與國內平衡型一般股票型類別</figcaption> </figure> <h6>冠軍團隊 立即加入</h6> <figure><a href="https://www.nomurafunds.com.tw/event/2020TWEQ/"><img data-height="176" data-mime="image/png" data-ratio="4.113636363636363" data-src-m="https://img.wantgoo.com/WantGooFiles/UpdateFiles/news/0aeef5cc-5679-41cb-ac19-e898162758c8.jpg" data-width="724" src="https://img.wantgoo.com/WantGooFiles/UpdateFiles/news/3fd66e49-b258-40c1-b9bc-4c386ceb4caa.jpg"></a></figure> <p class="warning">註:文中涉及個別公司相關資訊僅供個別事件說明與評論,非為個股之推薦。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,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<br> 野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0615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 7 號 30 樓 (台北 101 大樓<br> 客服專線:(02) 8758-1568 野村投資理財網:www.nomurafunds.com.tw AMK01-220600056<br> 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,惟不表示絕無風險。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;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,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,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,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。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,本公司及銷售機構均備有基金公開說明書,投資人亦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。基金買賣係以投資人自己之判斷為之,投資人應瞭解並承擔交易可能產生之損益,且最大可能損失達原始投資金額。基金不受存款保險、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。如因基金交易所生紛爭, 台端得先向本公司申訴,如不接受前開申訴處理結果或本公司未在三十日內處理時,得在六十日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。 台端亦得向投信投顧公會申訴、向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申請調處或向法院起訴。【野村投信獨立經營管理】</p>